0519-86633002

招考信息 试题资料 备考资料| 面授课程 网校课程 备考图书| 直播课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刷题app| 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南京 咨询
    常州 咨询
    淮安 咨询
    连云港 咨询
    南通 咨询
    宿迁 咨询
    苏州 咨询
    泰州 咨询
    无锡 咨询
    徐州 咨询
    盐城 咨询
    扬州 咨询
    镇江 咨询
    025-8369-4958
  • 当前位置:常州华图网 > 教师 > 2017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

    阅读模式

    2017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

    2017-11-09 16:52:42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 来源:淮阴工学院 教师招聘考试群 华图在线APP

      2017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由江苏教师招聘同步淮阴工学院整理发布,更多淮阴工学院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江苏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jsjszpxxht),和江苏教师招聘交流QQ群224868267。

    徐州华图(http://xuzhou.huatu.com/)现将2017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发布如下可Ctrl+D收藏本页,方便查看。2017江苏事业单位备考QQ交流群343651734,关注徐州华图官方微信(公众号:xzhuatu)

      推荐:>> 2017江苏事业单位笔试培训课程 | 网校课程 | 备考图书2017江苏公务员备考

      2017淮安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学校诚挚地欢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校建功立业。

      一、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创新团队

      1. 创新团队的学科领域应符合我校学科建设布局规划需要,成员组成为3人及以上,且分工明确。

      2. 创新团队领军人才一般应是著名学者(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或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身体健康,为人正派,事业心强,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学术造诣深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3. 创新团队成员身体健康,为人正派,事业心强,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奉献精神;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与团队领军人才学科关系密切。

      (二) 学科带头人

      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身体健康,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中的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两条:

      1. 具有正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年龄在 5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2. 近三年主持过国家级项目;

      3. 近三年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奖励(排名第一);

      4.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权威期刊或SCI(一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可包括通讯作者身份1篇);或SSCI收录论文2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6篇;

      (三)博士

      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正高职称可放宽到45周岁),身体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具有较大科研潜力,且符合博士引进分档的具体条件。

      1. 博士A类

      (1)海外知名大学毕业,具有海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任职经历;或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励。

      (2)国内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211”高校或学科专业排名前三高校的优秀博士。

      (3)成果达到附件中《各教学科研单位2017年A类博士评价标准一览表》要求

      2. 博士B类

      (1)符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求,胜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2)在本学科SCI发表论文1篇或EI源刊论文1篇或SSCI收录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或核心期刊2篇以上。

      (四)其他高级人才

      1. 紧缺专业教授和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引进或聘用在生产企业、工程建设等单位担任过技术负责人或项目管理负责人的工程技术人才,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 双聘人才。应具有学科带头人相当的条件,每年为我校完成学科建设及科研等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协商确定。具体内容见《淮阴工学院双聘人才管理暂行办法》。

      二、引进待遇

    待遇 人才类别 购房补贴及安家费(万元) 科研启动费(万元) 住 房
    理工类 人文社科类
    创新团队 团队领军人才待遇面议;团队科研经费(含实验室建设费)300-500万元;团队成员(博士及以上)待遇参照其他同类人才待遇执行。
    学科带头人 ≥100 ≥30 ≥10 提供过渡房居住3年
    博士A类 ≥60 20 10 提供过渡房租住3年
    博士B类 ≥30 10 5
    其他高级人才 待遇面议

      注: (1)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根据其配偶情况,安置相应工作。

      (2)引进的A类博士,酌情考虑安排其配偶工作,如学校没有合适的岗位需求,则不予安置。引进的学科带头人或A类博士不需要安排配偶工作,增加5万元安家费。

      (3)对有海外1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者,增加安家费3-5万元,其中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者增加安家费5万元,其他增加安家费3万元。

      (4)具有双语教学能力者,适当增加引进待遇。

      三、考核管理

      (一)创新团队和学科带头人

      学校对符合引进条件的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注重其现有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学科背景及科研潜力进行综合评价,按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协议书,实行目标考核管理。

      (二)博士

      1. 取得博士学位正式到校工作后,直接聘任为校内副教授,如符合教授聘任条件者可聘为校内教授,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相应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三年后按新聘任职称享受有关待遇。

      2. 对引进博士实行三年中期考核和六年期终考核(具体请见《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博士的购房补贴及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兑现与考核挂钩。

      (三)其他高级人才

      学校引进的其他高级人才按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协议书,实行目标考核管理。

      四、其他

      1. 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和岗位需求信息最终以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公告为准。

      2. 应聘者需提供下列材料

      (1)《淮阴工学院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2)个人应聘简历、身份证、各级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业绩材料等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需提供就业推荐表和课程成绩表等复印件。

      五、联系方式

      应聘人员可将简历邮寄至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淮阴工学院人事处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人事处信箱rsc@hyit.edu.cn。

      邮政编码:223003 联系电话:0517—83591175 83591020

      联系人:胡欣欣 (或与需求信息表中相关学院负责人联系)

     六、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

    部门(单位) 学科 方向 联系方式 备注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力学工程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丁红燕 dhy@hyit.edu.cn 0517-8355904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力学、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  
    机械工程 机构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数字化制造、模具设计、数控技术  
    材料工程 材料成型与控制(模具成型方向)  
    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并联结构设计与应用研究) 侯志伟 1781672839@qq.com 0517-83559198    
    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纳米医学、医学影像学、心血管植入材料及器械、骨植入材料及器械 丁红燕 dhy@hyit.edu.cn 0517-83559150 限A类博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医用智能材料及药物输运系统  
    机械工程 植/介入医疗器械的设计与加工、3D打印、激光加工技术    
    光学工程 医学影像学、医学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应用物理、光电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图像学在医学或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倪伟 dianqixi@sina.com 0517-83559070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  
    省中小企业仪器仪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仪器仪表类  
    控制科学与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张宇林 zhangyulin@hyit.edu.cn 0517-83559803 13912071107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省湖泊环境遥感技术工程实验室 光学工程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光通信与网络技术、激光技术与器件、光电子器件与应用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智能计算与机器学习、网络与分布计算、图形学与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软件质量与可靠性、软件理论与方法、软件质量工程、软件形式化、嵌入式软件与系统、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计算、海量数据管理与分析、网络与分布计算 赵建洋 jszhaojy@163.com 0517-83591163    
    软件工程  
    省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工程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信息通信等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道路)工程材料 董云 944194836@qq.com 0517-83591177    
    力学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水利工程 水工结构工程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与设计、区域发展与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建筑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 (省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 工业催化、精细化工、盐卤资源利用、吸附分离 陈静 chenjing6910@163.com 0517-83559056    
    材料化学工程(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胶体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有机光电材料、环境功能材料  
    制药工程 (省特色资源开发与药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药物化学、药物有机合成、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药用功能材料、药用功能评价、缓控释制剂、中药药理学  
    环境工程 水污染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分离工程、酶工程技术及其应用、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赵玉萍zhaoyuping@hyit.edu.cn 0517-83559126    
    农学 耕作与栽培  
    园艺 蔬菜学、果树学、花卉学  
    园林 园林、风景园林设计、观赏园艺  
    食品科学与工程 益生制剂与健康食品、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  
    热能工程 生物质能、太阳能方向  
    省益生制剂重点实验室 水产养殖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学 赵玉萍zhaoyuping@hyit.edu.cn 0517-83559126    
    生物学 微生物学  
    省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 生物工程 生物能源、生物质转化 李相前lixq2002@126.com 0517-83591190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药方向  
    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夏晶晶 xjj741025@163.com 1350524269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省交通运输与安全保障重点建设实验室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管理工程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或交通运输 物流类(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供应链等)、交通运输规划等 范钦满 fanqinman@126.com 13852386816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或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类(风险控制与健康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BIM及工程虚拟仿真模拟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或机械工程 工业工程类  
    商学院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 张小兵 zhangxb3758@sina.com 13861565598 管理科学与工程、图情、农林经济管理相关方向也可  
    经济学 金融管理、金融工程、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数理学院 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或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吴延东 wydhyit@163.com 0517-83559053-3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光电应用)  
    人文学院 社会学 社会工作、应用社会学、社会政策 王正中 wzzhg@163.com 0517-83591150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公共管理学 社会福利与保障、公共人力资源、公共事业管理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英美文学、商务英语、翻译 朱建新zhujianxin@hyit.edu.cn 0517-83591156    
    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 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产品或家具)、艺术理论、数字媒体技术 刘平 15505103668@163.com 0517-83591997 艺术理论:设计、美术史论或艺术批评相关方向  
    工业设计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郁大海 ydh196644@126.com 13951265005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育教学部 体育类   王永翔 1614113289@qq.com 0517-83559059    
    高教所(学报编辑部)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学、历史学、哲学   韩锦标 hghjb@hyit.edu.cn 0517-83591124    
    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苏北发展研究院 社会学 社会发展、社会建设 华学成 hxcde@hyit.edu.cn 0517-83559906    
    历史学、政治学 台湾研究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经济  
    党办、院办 哲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   秦家沛 83591107@hyit.edu.cn 0517-83591107    
    教务处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工学   张强华 zhangqh@hyit.edu.cn 0517-83591031    
    国际合作交流处 中国语言文学 对外汉语教育 徐晓梅 xuxiaomei@hyit.edu.cn 13952386795    
    图书馆 图书馆学、情报学或计算机科学   薛建明 xjm200354@hyit.edu.cn 0517-82559060    

      说明:学科带头人、优秀A类博士引进不受计划数限制

      附件1:各教学科研单位2017年引进A类博士评价标准一览表

      (一)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省介入医疗器械研究重点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机械、力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和EI源刊论文2篇; 5.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源刊论文4篇; 6.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7.在本学科发表EI源刊论文6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和二区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 3.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4.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二)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机械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源刊论文3篇; 5.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和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6.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 7.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博士论文。  

      (三)自动化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和EI源刊论文2篇; 4.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及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或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四区或EI源刊发表论文4篇; 4.在本学科SCI四区或EI源刊发表论文2篇和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5.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 6.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 B类博士对核心期刊要求为3 篇以上

      (五)江苏省湖泊环境遥感技术工程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光学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或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源刊发表论文2篇; 5.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6.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第一); 7.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 B类博士对核心期刊要求为3 篇以上

      (六)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通信作者或第二作者)在本学科领域发表SCI论文,或在本领域著名国际会议(可参照CCF的A、B类会议)发表论文合计2篇及以上。 2.以第一作者在IEEE/ACM Transaction类刊物发表论文1篇的博士。  

      (七)建筑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 2.在本学科EI源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3.发表EI或CSCD源刊论文3篇以上; 4.发表EI源刊论文1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 5.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土木工程、矿业工程、水利工程、地理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并发表EI源刊论文2篇以上; 3.发表EI和CSCD源刊论文4篇以上; 4.发表EI源刊论文2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 5.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八)化学工程学院、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省盐化工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省特色资源开发与药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物理化学、材料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和二区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 3.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4.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九)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省益生制剂重点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生物 食品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和二区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 3.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4.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有较强工程背景或实践经验者可不参考本标准,一人一议
    农学 园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和EI源刊论文2篇; 5.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源刊论文4篇; 6.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7.在本学科EI源刊论文6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
    新能源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国家级权威一类期刊学术论文1篇或SSCI收录论文1篇或SCI收录论文1篇或国家级权威二类期刊学术论文2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3篇或EI源刊论文3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园林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国家级学报类期刊学术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或EI源刊论文2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3.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十)省生物质转化与过程集成工程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和二区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 3.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4.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十一)交通工程学院、省交通运输与安全保障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交通运输工程 具有博士学历学位  
    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发表论文1篇 2.发表EI源刊论文3篇以上。  
    土木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在本学科SCI、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篇,并发表EI源刊论文2篇以上; 3.发表EI和CSCD源刊论文4篇以上; 4.发表EI源刊论文2篇并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 5.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十二)管理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管理科学与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SSCI源刊论文1篇或SCI源刊论文2篇; 2.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权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权威期刊)论文3篇; 3.第一作者发表权威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或B类权威期刊)论文4篇或EI源刊论文4篇; 4.第一作者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5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或B类权威期刊不少于2篇)。  
    交通运输、土木工程、机械工程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SCI源刊论文2篇; 2.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EI源刊论文3篇; 3.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EI源刊和CSCD源刊论文4篇(其中EI源刊论文不少于2篇)。  

      (十三)商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工商管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1篇并发核心(北图)期刊1篇;或EI源刊论文1篇并发核心(北图)期刊1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经济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或EI源刊论文2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2名; 3.获得国家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十四)数理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数学 合计40分且SCI一区论文1篇或SCI二区以下论文2篇及以上。  
    物理 合计60分且SCI一区论文1篇或SCI二区以下论文2篇及以上。

      (十五)人文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国家级权威期刊二类学术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或EI源刊论文2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3.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十六)外国语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英语语言文学 具有博士学历学位  

      (十七)设计艺术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艺术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过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2.获得国际设计大奖(Reddot Design Award或IF Award或G-MARK或Industrial Design 或Excellencde Awards); 3.国家级展览入选或省部级艺术作品参展获金奖或一等奖(排名前二)或银奖或二等奖(排名第一); 或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或获省部级优秀博士论文; 2.第一作者发表CSSCI权威艺术类刊物发表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  

      (十八)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马克思主义理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国家级权威期刊二类学术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或EI源刊论文2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3.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十九)体育教学部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体育类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优秀博士生; 2.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人,或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或国家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参与人或省部级获奖项目主持人。  

      (二十)高教所、苏北发展研究院、党办、院办、教务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图书馆

    学科门类 近5年成果评价标准 备注
    高教所(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学、历史学、哲学) 苏北发展研究院(社会学、 区域经济学) 党办、院办(哲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 教务处(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工学) 国际合作交流处(中国语言文学) 图书馆(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发表本学科国家级权威期刊二类学术论文1篇或CSSCI来源期刊论文2篇或EI源刊论文2篇; 2.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3名; 3.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说明:

      1、A、B类博士如有超出评价标准的优秀成果,可在原引进待遇基础上,适当增加引进待遇。增加引进待遇的具体方法是根据《淮阴工学院人才引进待遇积分表》计算分值。累计达10分根据不同学科类别即可追加购房补贴1-5万元,10分以下不追加。

      2、引进的博士如有不能归入招聘简章相应类别的科研成果,由人事处会商科技处、社科处提出科研成果认定意见,如达到A类博士条件,报学校研究后确定引进待遇。

      3、A、B类博士增加引进待遇,购房补贴及安家费总额一般不超过100万元,B类博士增加引进待遇后,购房补贴及安家费总额达50万元的,则按照A类博士标准进行考核。

      4、用来计算待遇的所有成果须为近5年取得,用来认定A、B类博士条件的成果必须为第一作者。导师一作,本人第二的成果仅能用来计算积分。

      5、经学校研究认定的紧缺专业,其购房补贴及安家费适当增加。

      6、权威期刊、一类期刊、二类期刊等均由学校提供相应目录。

      7、上述引进政策及待遇仅适用于2017年5月1日后引进入职的人才。

      以上即为《2017淮阴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全文,[点击查看]更多徐州教师招考公告,关注江苏教师招聘考试,了解更多考试资讯。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苏华图教育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江苏华图

    热销课程

    备考图书